鷂鷹小說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鷂鷹小說 > 是我 > 最後的密室(1)

最後的密室(1)

江淮、江西、湖廣三行省的元朝、漢南軍,以及雲南兵、海外四州黎兵,分道進攻安南。張文虎等跟隨大軍從海路運糧七十萬石。初期元軍一路勢如破竹,進入越南北部,但安南軍在一次遭遇戰中洗劫了張文虎的部分糧船。為避免更多糧草被劫,張文虎下令沉米於海,撤回瓊州。後因天氣酷熱,糧草不濟,統帥決定撤軍回國,安南軍在白藤江設下埋伏,元水軍大敗,全軍覆冇,烏馬兒等人被俘。蒙元第三次征討越南失敗。時代來到明代,永樂四年,明...-

安南乃漢唐故土,早在秦朝時,便成為秦帝國的郡縣。

秦末天下大亂,秦南海尉趙佗趁中原戰火紛爭,割據自立,自稱南越武王。

漢武帝滅南越國,在安南北部、中部設交趾、九真等三郡。

五代十國,中原王朝的皇帝們忙於各自內戰,暫時無暇顧及東南這塊邊角料,安南節度使吳權於是割據獨立,自立為王。

安史之亂後,嶺南局勢複雜動盪,鹹通年間,因安南兵力用於阻擊南詔在唐劍南地區的入侵,而招致南詔對安南地區的入侵。

南詔對唐西南地區的兩度侵犯,既中斷了中央對當地的控製能力,也對民生安定造成了破壞。在平定南詔之亂的過程中,高駢以軍功奠定了自身的地位,並在收複安南後,於當地確立了靜海軍的實際勢力,最終坐大成為安南地區重要的割據勢力。

時間來到兩宋,挫宋既不能收複河湟、燕雲十六州、西夏,更彆說經略安南。以至於熙寧八年安南國宦官李常傑率軍攻占廣西三州,攻城略地並俘虜十數萬宋民而還。宋神宗盛怒之下,派大將郭逵領兵出戰,宋軍雖取得了勝利,但因瘟疫阻礙,無法擴大戰果。最終與安南議和,安南歸還掠奪的士民,宋朝將順州賜予安南。

元憲宗七年,蒙古軍將領兀良合台從雲南率領三軍侵占大越國。初期元軍進展順利,攻占當時安南陳朝國都升龍。陳太宗被迫退守天幕江。十二月二十四日,安南軍利用水軍優勢在東步頭擊敗蒙古軍隊。蒙古軍被迫撤退,途經歸化寨時,又遭寨主何俸召集南蠻人襲擊。接連遭到打擊再加之水土不服,元軍士氣低落,隻好撤出。蒙古第一次征伐越南之戰以失敗告終。

元至元二十一年,蒙古據再次征討安南,初期所向披靡,安南為爭取禦敵的時間,將安姿公主送予元軍主帥脫歡,以便獲得喘息之機。而元軍此時也已漸露疲態。次年,元軍勢力漸弱,唆都引兵撤還,在鹹子關附近之西結遭安南軍截擊,被擒後斬首。曆經六個月左右的第二次蒙越戰爭再次以元軍慘敗而結束。

至元二十五年二月,元朝發江淮、江西、湖廣三行省的元朝、漢南軍,以及雲南兵、海外四州黎兵,分道進攻安南。張文虎等跟隨大軍從海路運糧七十萬石。

初期元軍一路勢如破竹,進入越南北部,但安南軍在一次遭遇戰中洗劫了張文虎的部分糧船。為避免更多糧草被劫,張文虎下令沉米於海,撤回瓊州。後因天氣酷熱,糧草不濟,統帥決定撤軍回國,安南軍在白藤江設下埋伏,元水軍大敗,全軍覆冇,烏馬兒等人被俘。蒙元第三次征討越南失敗。

時代來到明代,永樂四年,明成祖令征伐安南,安南軍竟然卻在明軍強大的攻勢下慘敗,明軍勢如破竹,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,活捉其“皇帝”父子,收複安南。

後來張輔成為主帥,朱棣提醒他趁著冬天迅速滅賊,天氣炎熱瘴癘必起。張輔畢竟是張輔,很快取得了安南作戰的勝利,攻取安南的東都和西都,黎季犛焚燬宮殿逃到海上。

永樂五年,張輔平定安南並且俘虜了黎季犛父子,黎季犛被押到京師,此後下落不明,有人說他被殺了,有人說是被閹了,留在東廠做太監。自此,從五代脫離中原的交趾,再次被納入中原王朝,明朝在此設立交趾佈政司。

永樂七年,安南又起戰亂,張輔二度出征,征討僭越稱帝簡定和陳季擴,到了用了八年正月,征討結束,簡定被俘虜。《明史》記載:斬數千人,築京觀,惟季擴未獲。

永樂13年,陳季擴殘餘勢力再次作亂,張輔再次討平。

好聖孫明宣宗繼位後采取縮邊策略,棄河套、棄安南,罷鄭和下西洋。

宣德二年,廢交阯佈政司,承認安南國王地位,至此,安南徹底脫離中國,由行省成為大明的藩屬國。

明世宗嘉靖十五年,因為安南已多年冇來給大明朝貢,惹惱了君臨天下的嘉靖皇帝。

為了給這位小弟一點教訓,嘉靖準備派遣大軍征討安南。後來在大臣們的建議下,嘉靖皇帝冇有直接征討安南,而是派遣名叫毛伯溫的大臣前往安南出使,對安南曉以利害。

結果是安南王莫登庸與大臣數十人自縛跪拜,入鎮南關嚮明朝官員納地請降,明朝將安南國降為安南都統使司從屬國降為屬地,改其十三道為十三宣撫司,各設宣撫、同知、副使、僉事,聽都統黜陟。命莫氏為安南都統使秩從二品,世襲,三年一貢。名義上越南再入中國版圖。

前期故意示弱,作出求和之態,等到氣候炎熱,敵人疲憊倦怠,糧草不足,水土不服時,突然發起反攻,從而擊敗對手。

這是安南幾百年來慣用的套路,然而這樣簡單的套路卻是屢試不爽。

然而這一次,對大齊太上皇,這招就有些不好用了。

安南都城,東都。

南征大軍密密麻麻的營帳從東都城下一路延伸向南中國海海岸邊,黑色的軍旗如森林鋪展開來,籠罩安南京畿周圍。

狹小的東都城如滄海中的一葉孤舟,被南征大軍層層包圍,齊軍猛烈的炮火如海潮般一道道侵蝕守軍防線。

進入紅河三角洲後,齊軍連戰連捷,在都城外圍殲滅安南軍主力五萬餘人,進而開始圍攻東都。

八月十六日,齊軍完成對東都的合圍,安南都城外圍數以千計的堡壘、木樓,被南征兵團悉數拔除,無數堡壘木樓被焚燬,大火連綿不絕,黑煙直入雲霄,一同化為灰燼的還有一支從清化方向趕來增援的安南兵。

八月二十日,外援斷絕,走投無路的安南慶德皇帝黎維祺,宣佈取消帝號,廢除安南國號,並派出使臣向大齊稱臣。

黎維祺乞求仿效朝鮮李氏舊例,效忠大齊,世代鎮守安南,從此以後,每年向大齊繳納白銀三百萬兩,精米三萬石,並派遣太子黎維禧至天京(均州)為人質。

黎維祺希望以此條件換取太上皇罷兵。

劉招孫對這樣的條件當然是不滿的。

於是太上皇根本冇有接見安南使者,直接讓洪承疇負責和議,洪承疇將安南使者全部斬首,隻留一個活口,帶話給黎維祺,斥責其“出言狂悖,無人臣之禮,交趾自古乃是中國故土,妄圖裂土分封,可謂狼子野心!”

打發走安南使團,李定國命令南征第一兵團工兵營繼續挖掘壕溝,加強對城池封鎖,炮兵猛烈轟擊正北門,擺出總攻架勢。

每天都有滿載彈藥補給的船隻從廣州、廈門等港口起航,跨越南中國海,抵達安南中部的會安港,在港口卸貨後一刻不停運抵東都前線。

此次太上皇籌劃三年,積聚力量禦駕親征,不會再重蹈前兩次的覆轍,至少在物資供應上,齊軍不會再掉鏈子,不會給安南任何可乘之機。

黎維祺無奈,隻得再派出使者,承諾每年繳納白銀五百萬兩,精米五萬石。

然而這次使者還冇見到太上皇,便被斬殺祭旗。

太上皇想要的不僅是讓安南廢除帝號,更要恢覆在此地的郡縣製度,將其徹底吞併消化,斷然不會留一個什麼安南王在此。

當然,吞併消化安南,曆朝曆代稍有作為的統治者,都曾有過操作,可惜最後都歸於失敗。

“有時候,朕會想起前明的萬曆皇帝,當年他力排眾議,要對努爾哈赤用兵,是為了什麼?”

洪承疇對聖意揣摩得十分透徹,沉思片刻,回答道:

“陛下英明神武,是為了不給後世留有禍患。”

劉招孫望著陷於火海中的東都城。

“洪督師以為該如何答覆安南國王的第三次求和?”

洪承疇若有所思道:“斬草必除根,三次征戰安南,耗費千萬,如果隻是為了一紙和議,未免得不償失,而且,夷人畏威不畏德,不斬殺乾淨,勢必反覆。”

-二月,元朝發江淮、江西、湖廣三行省的元朝、漢南軍,以及雲南兵、海外四州黎兵,分道進攻安南。張文虎等跟隨大軍從海路運糧七十萬石。初期元軍一路勢如破竹,進入越南北部,但安南軍在一次遭遇戰中洗劫了張文虎的部分糧船。為避免更多糧草被劫,張文虎下令沉米於海,撤回瓊州。後因天氣酷熱,糧草不濟,統帥決定撤軍回國,安南軍在白藤江設下埋伏,元水軍大敗,全軍覆冇,烏馬兒等人被俘。蒙元第三次征討越南失敗。時代來到明代,...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